數字“兩區”,盡顯科技創新之勢
北京經開區正式開放自動駕駛高速場景,張家灣設計小鎮3D數字營造實驗室實現“設計即制造”,麗澤金融商務區簽約中國人民銀行設立數字金融技術檢測中心,順義區獲批首個“北京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大興機場臨空區將建數字貿易人工智能人才庫……“兩區”建設盡顯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和數字經濟特征。
? 數字經濟彰顯“兩區”特色
發展數字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勢所趨。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領軍城市,北京市在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重磅發布全球首個數字經濟標桿城市“藍圖”,致力于通過10年左右的持續努力,打造成為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城市數字智能轉型示范、國際數據要素配置樞紐、新興數字產業孵化引領、全球數字技術創新策源、數字治理中國方案服務、數字經濟對外合作開放的“六個高地”。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也是北京市推進“兩區”建設的具體行動。不論是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的成立,《北京數據交易服務指南》《北京市公共數據管理辦法》等政策的發布,還是數字人民幣試點,跨境貿易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都彰顯了“兩區”科技創新的特色;西城、海淀“金科新區”核心區的建設,經開區全球首個網聯云控制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的建設,以及海淀、朝陽、大興數字貿易試驗區的建設,為北京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大動力。
數字開啟未來,在9月即將召開的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將設置數字服務專區展,舉辦“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高峰論壇”“中國電子商務大會”等2場高峰論壇以及近20場專業論壇。為了更好的展示“兩區”建設成果,還將在服務業開放、數字貿易等方面展示一批示范案例,發布一批新政策。
? “數字兩區”成果顯著
截至半年數據,國務院批復“兩區”方案中涉及的251項任務,累計落地任務167項,實施率達到66.5%。圍繞科技創新,“兩區”建設實踐成果頗豐。
北看“數字特區”——海淀區,在“兩區”與中關村政策疊加優勢下大膽改革創新,探索建設國際信息產業和數字貿易港,通過打造數字化新基建、培育數字貿易龍頭企業、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等,不斷實現數字技術前沿創新突破,通過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數字貿易服務體系、數字貿易統計監測等,不斷推動數字經濟的國際合作。
南觀“數字金融”——豐臺區,科技創新和數字金融是其“兩區”建設的重中之重。伴隨“兩區”建設政策紅利和1800億元簽約大單,麗澤國際金融城、普洛斯國際數字智造產業園、華為中國區總部、數字金融技術檢測中心等將集中落地于此。在構建“科技創新智慧服務大生態”“金融+數字人民幣應用生態圈”過程中,豐臺區還將加速數字金融科技示范園建設,打造數字貨幣技術和應用生態圈,舉辦首屆2021年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等。
伴隨“數字化”場景的不斷落地,在“兩區”建設聚焦的教育、商貿、醫療、金融、文旅等領域,數字化新業態也覆蓋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體驗消費方面,數字人民幣已推廣至食、住、行、游、購、娛等重點消費場景,后續將在公共繳費、企業商貿、政府服務領域等場景得到進一步拓展;在智慧出行方面,正式開放自動駕駛高速場景,建設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在文化旅游方面,北京環球度假區游樂設施的體感技術、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等數字化技術,以及金融服務“黑科技”智能化的應用,盡顯“兩區”建設科技創新之勢。
未來,“兩區”建設將繼續聚焦核心技術,推出首創技術,推動創新成果應用,以數字經濟驅動北京更高水平開放展。
編輯: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