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德集團(中國)啟動"凱德?心融計劃"
通過凱德希望基金支持心智障礙青少年的社區融合
上海2025年4月2日 /美通社/ -- 2025年4月2日,在第18個世界孤獨癥日之際,凱德集團(中國)宣布啟動"凱德?心融計劃"。作為凱德希望基金20周年在中國的重要公益行動之一,"凱德?心融計劃"以構建關懷、包容、有韌性的社區為核心目標,通過主題課程、多元活動及商業生態協同,豐富心智障礙人士的生命及社會體驗,系統性培養心智障礙者[1]的自主生活能力,促進他們的社會參與度,同步推動公眾認知革新,助力其平等融入社區生態。2025年預計將有超過1,500人次心智障礙青少年受益于此,逾2,000人次志愿者參與陪伴。
“凱德·心融計劃”活動合影
凱德中國企業社會責任主席、凱德發展(中國)首席執行官李紹強表示:"社會真正的進步,不是為特殊群體創造'例外',而是讓所有人共享'尋常'。'凱德?心融計劃'是凱德對社會特殊群體需求的回應,它不僅是凱德公益模式的進階發展,更是凱德踐行'為明天'理念的長期承諾,通過資源整合,讓公益從'項目'變為'常態',讓包容成為城市的底色。"
3月28日至4月13日,凱德聯合公益機構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開展豐富多樣的融合主題活動。凱德旗下商場開啟"AI每一顆星星"公益行動,6大城市10余個商場通過公益集市、公益畫展、公益觀影、快閃表演、百米畫作、融合音樂會等形式搭建公益場景,約150位凱德員工志愿者也積極參與其中。凱德也與知名品牌全棉時代、晨光文具締結公益友好伙伴關系,上海來福士廣場、北京來福士中心、凱德晶品購物中心、凱德MALL?太陽宮、廣州凱德廣場?云尚,武漢凱德?1818等項目攜手全棉時代、晨光文具,為到場參與公益活動的特殊家庭和志愿者準備了愛心禮物,一同倡導社會融合。
“AI每一顆星星”主題海報
同時,凱德運用AIGC技術將心智障礙人士的繪畫制作成動畫視頻,呈現其豐富的內心世界,線上線下聯動詮釋公益的溫度。作品將于4月2日至13日在"AI每一顆星星"公益小程序進行展示,公眾通過點贊、評論參與互動,成為"星星守護官"并獲得凱德星公益積分。此后,凱德員工志愿者還將聯動當地公益組織、社區關鍵行動者與心智障礙青少年一同開展多城City Walk、社區自主生活學習與實踐等融合探索,構建長線行動的公益生態。
凱德投資(中國)商業管理董事總經理及負責人盧志昇表示:"商業空間不僅是消費場所,更是社區情感的樞紐。在'凱德?心融計劃'中,我們調動全國商業項目資源,通過AI技術與線下場景的結合,讓公益變得可感知、可參與。未來,凱德的商業體將持續成為'融合友好試驗場',以商業場景為支點,撬動更廣泛的社會力量,繼續探索商業與公益的融合路徑,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2025年,"凱德?心融計劃"引入議題賦能機構"融愛融樂",為心智障礙群體搭建涵蓋社區自主生活能力培養與職業素養提升的支持體系。通過"雙軌賦能"模式,既強化心智障礙青少年的社會適應性,又培育在地社區組織和關鍵社區的行動角色(例如社區工作者、社會工作者、社區服務商家等),整合商業資源與社區生態,系統打造融合友好環境。全年通過"場景實踐+能力建設"推進心智障礙青少年的社會融合。強化社區參與:在全國多城、多項目持續開展豐富多樣的融合體驗活動,增強其在社會場景中的融入度;賦能工具支持:開發專業的主題課程和配套執行工具、評估工具,培養心智障礙青少年的成年社會化能力;生態化共建:整合凱德生態,聯合租戶、街道及公益組織,在衣食住行等生活場景中構建支持網絡,推動融合實踐常態化。
“凱德·心融計劃”工作坊手繪圖
每一個"星星的孩子"都值得被看見、被理解。凱德以"心融計劃"為紐帶,架起公眾與心智障礙人士之間的橋梁。通過科技的溫度與社區的善意,促進公眾對這一特殊群體的深入理解和真誠接納,讓融合與包容成為城市文明的亮色。
[1] 心智障礙者(Persons With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簡稱IDD)即智能與發展障礙人士,是從國外定義借鑒而來的一個統稱名詞,根據美國智能與發展障礙協會(AAIDD)的定義,心智障礙者是指在智力功能和適應行為方面有顯著障礙和挑戰的人,適應行為表現為概念的(包括語言、讀寫、金錢概念和自我定向等)、社會的(包括人際、責任、自尊、遵循規矩、避免受騙等)和應用性的(包括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操作活動、職業技能及對環境的自我管理等)適應性技能。心智障礙發生時間在個體18歲之前,一般以孤獨癥譜系障礙、智力發育遲緩(智力障礙)、唐氏綜合征、腦癱和癲癇造成的發展障礙,以及其他類型的發展障礙等人群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