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久草_国产美女精品福利一区二区_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_丁香激情综合_韩国91_国产97色在线

“死亡與尊嚴”——第七屆北京大學清明論壇在線上線下舉行

2025-03-29 18:07   來源: 互聯網

3月29日,第七屆北京大學清明論壇在北京大學英杰會議中心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死亡與尊嚴”,旨在通過尊嚴意識的倡導與弘揚,實現生死兩安,同時也將死亡尊嚴意識融會到醫療與殯葬,捐獻與移植的過程之中。論壇由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主辦,福壽園國際集團、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協辦,中國殯葬協會專家委員會、上海福壽園公益發展基金會、禮濟學院支持。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周漢民,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王斌,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周靜波,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院長郭莉萍,全國勞動模范、福壽園國際集團總裁王計生等領導嘉賓及主辦、協辦單位代表出席論壇。中國香港電影導演陳茂賢、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徐愛國、北京協和醫科大學教授張新慶、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任醫師薄世寧、新精英生涯創始人古典、當代作家陳年喜等專家學者發表演講,從哲學、法學、醫學、社會學、倫理學、生命科學等角度,共同探討如何體現和保障現代人的死亡尊嚴,如何在人們生命的盡頭發現死亡的光輝,如何在人類與死亡的遭遇中揭示生命的意義。

醫療、殯葬、教育、公益等從業者代表也在論壇發聲,相關專業領域師生以及網上報名的公眾人士近300人來到論壇主會場,并有約20萬網友在線觀看了論壇直播及相關視頻。

1743241395417686.jpg

第七屆北京大學清明論壇現場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為本屆論壇致辭,他表示北京大學清明論壇從2018年開始舉辦,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產生了越來越大的正面的社會影響,論壇對死亡問題的討論也越來越深入。今年清明論壇的主題是“死亡與尊嚴”。死亡是每個人對人生的告別,具有自主權和不可侵犯性,因而是尊嚴的。為保持這種尊嚴,我們必須尊重每個人對自己生命終結方式的選擇,必須努力構建保障人們獲得有尊嚴死亡的法律、倫理體系和有效舉措,必須弘揚有尊嚴死亡的文化與社會氛圍。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院長郭莉萍代表學院致歡迎辭。她表示清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承載著慎終、追遠、緬懷先人的文化內涵,它提醒我們生命有限但精神永存,死亡是生命的終點,但也是新的起點。在過去幾屆的清明論壇,我們開展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討,取得了豐碩成果,也為社會提供了寶貴的思考試點,引導人們更加理性、平和來面對死亡。

1743241408240792.jpg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致辭

1743241418959557.jpg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院長郭莉萍代表學院致歡迎辭

時代之音——生命的尊嚴

主論壇環節中,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周漢民發表了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生命尊嚴”的演講。他表示,生命尊嚴作為人類社會的核心價值之一,從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就備受關注。今天我們來到了數字時代,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已經達到86萬億人民幣,占中國經濟總量42%。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手段,使我們更好維護和提升生命尊嚴,在醫療領域,人工智能可以幫助醫生更準確的診斷疾病,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從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命質量,延續下去;另一方面,對邁入生命終章的人,人工智能發展同樣可以提供維護其尊嚴。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徐愛國為大家介紹了全球范圍內“死亡的權利”法律運動,包括了從羅馬法到教會法,再到英、美、瑞士、荷蘭、加拿大等國法律的歷史進程。他表示,直到20世紀和21世紀,西方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對安樂死的政策一直在爭議之中。安樂死被法律認可的國家有荷蘭、比利時、哥倫比亞、盧森堡、加拿大、意大利、瑞士和澳大利亞等,有些國家還在討論之中。

1743241429230777.jpg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周漢民《人工智能時代的生命尊嚴》

1743241447782112.jpg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徐愛國《“死亡的權利”法律運動》

北京協和醫科大學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張新慶發表了題為“植根于生命尊嚴的優逝”的演講。他提出“尊嚴死亡”就是尊重終末期患者意愿,不刻意采取延長低生命質量的有創治療,自然且有尊嚴地離世。人的尊嚴并不因肉體消亡而消失,逝者姓名、肖像、名譽、遺體受法律保護,殯葬禮儀是對逝者的尊重,逝者紀念則是人格尊嚴的時間延續。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工作系主任程明明介紹了由上海大學社會學院安寧療護與醫務社工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第一份聚焦居民善終質量的研究報告。《把“善終”帶回現實:2024中國居民善終質量研究報告》對家屬與醫護社群體關于臨終患者善終體驗及死亡質量的看法進行了深入探討,明確了善終與高質量死亡不僅是醫療技術的體現,更是社會、家庭與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1743241458360111.jpg

北京協和醫科大學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張新慶《植根于生命尊嚴的“優逝”》

1743241470877368.jpg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工作系主任程明明《把“善終”帶回現實:(2024)中國居民善終質量研究報告》

文化視角——生命的意義

中國香港電影導演陳茂賢介紹了電影《破·地獄》的創作始末,他說這個電影是在人生最低潮的時候寫的,他最敬愛的外婆在拍攝《不日成婚2》的第一天就與世長辭。于是,他嘗試利用生死去探討“活著的意義”這個命題,去創作一部關于香港殯葬業題材的故事,希望通過創作去撫平內心的傷口,為自己找到一個出路。陳茂賢導演還告訴大家現在看到的《破·地獄》是第49個版本,也是經演員金燕玲和黃子華勸說后,香港亞洲電影節用的版本。那天晚上結束分享會后,有一個女生過來說,她本來已經到瀕臨崩潰的邊緣,但這個戲把她拉了回來,讓她有勇氣繼續在這里生活。這時,他感到這個版本是有力量的、可以影響人的,就最終定了這個版本。

1743241482122409.jpg

中國香港電影導演陳茂賢《從死亡看生命存在的意義》

新精英生涯創始人古典發表了題為“死亡就是留下美好故事”的演講。他通過分享告別外婆的個人經歷,提出生命是留下美好的故事,憑著這些故事,人們能夠理解什么是重要的,然后回去好好生活。隨著科技越來越成熟,他認為人在AI時代能做,而且一定要做的事,就是創造意義,創造出自己的故事,而故事也是所有的文學、藝術、哲學、科技的來源。

當代作家、詩人陳年喜從他曾經的職業出發,來闡釋“生死都有重量和尊嚴”的主題。他介紹他有過長達十六年的礦山爆破工作,在這段職業生涯里看見并經歷了無數場生死。為此他提出礦山安全治理需要從技術防范轉向人文共建,例如中國撫順煤礦博物館讓退休礦工擔任講解員,使個體生命敘事融入集體記憶建構,將勞動價值從經濟維度擴展到文化維度的嘗試,為行業尊嚴重建提供了新路徑。

1743241492131691.jpg

新精英生涯創始人古典《死亡就是留下美好故事》

1743241502377727.jpg

當代作家、詩人陳年喜《生死都有重量和尊嚴》

從業實踐——生命的守護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危重醫學科主任醫師薄世寧以“尊嚴,是有選擇的時間和自由”為題,表達了一位ICU醫生對生命尊嚴的思考。他曾經寫過?部?命關懷之書《命懸一線我不放手——ICU生死錄》,講述了其20多年ICU?線親歷的?死徘徊的真實故事。他表示:“健康時珍愛他,疾病時抓緊他,離別時寬慰他,分別后銘記他,并將人與人之間的這種關愛代代相傳,是人類對生命最高的禮遇。”

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一等獎獲得者、福壽園生命服務禮儀師孫志紅分享了她從業十八年以來經歷的一些告別故事。她曾為告別的抗戰老兵戴上勛章,為逝去的年輕女孩化甜美淡妝,有幫助家屬整理靈柩,有布置場景櫻花告別,還有用AI技術“復活”逝者……她表示,殯葬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環,有著基礎的公益惠民屬性。而她和所有殯葬從業者的工作,更重要的意義是精神層面上的——守護生命尊嚴,給予家屬慰藉。

1743241513222312.jpg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危重醫學科主任醫師薄世寧《尊嚴,是有選擇的時間和自由》

1743241527396102.jpg

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一等獎獲得者、福壽園生命服務禮儀師孫志紅《我的使命是守護生命最后的尊嚴》

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者、16歲捐獻者盧其樂母親盧小勇發表了題為“用愛去擁抱死亡——以生命的饋贈延續永恒”的演講。2024年國慶假期,一場意外車禍奪走了盧其樂16歲的生命,但是他捐贈了心臟、肺、腎臟、肝臟、眼角膜,讓5名重癥患者重獲新生,2名眼盲者重見光明。為了延續兒子其樂的精神,盧小勇等發起了“其樂飛揚公益基金”,致力于推廣“三獻”知識(造血干細胞捐獻、人體器官(遺體)捐獻、無償獻血),傳承愛與溫暖給下一代。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生命之光”項目成員唐貝兒發表了演講“生命微光中的尊嚴求索:來自安寧療護一線的聲音”。基于中國社會的老齡化趨勢、安寧療護的本土化發展以及北大醫學人文與醫院的深度合作,“生命之光”項目組整理了安寧療護領域的六十余篇相關文獻,研究了《腫瘤科護士安寧療護核心能力問卷》等12個量表,并通過線上問卷的形式聯系采訪了13位安寧療護領域一線專家。

1743241537150922.jpg

全國勞動模范、福壽園國際集團總裁王計生(左)向16歲捐獻者盧其樂母親盧小勇(右)捐贈生命教育公益畫作

1743241547635658.jpg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生命之光”項目成員唐貝兒《生命微光中的尊嚴求索:來自安寧療護一線的聲音》

最后,論壇形成并由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周靜波宣讀“2025年北大清明論壇共識”。共識提出“生命是有尊嚴的。無論是臨床死亡的那一刻,最后時刻的器官捐獻,還是殯葬追思、哀傷撫慰的全過程都應該,也必須是莊嚴神圣的。死亡是生命的組成部分,生命的尊嚴蘊含死亡的尊嚴。死亡尊嚴不僅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行動,一項規范與制度。”

1743241557497098.jpg

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周靜波宣讀《2025年清明論壇共識》

關于北京大學清明論壇

北京大學清明論壇是一個以生命、衰老、死亡、紀念為主題的公共性、學術性兼備的生命文化研討平臺,獲得廣泛社會關注和好評。論壇借清明節之特殊氛圍,研討“死亡輔導”、“死亡關懷”、“醫療·殯葬一體化”、“生命教育與死亡審美”等話題,以期不斷打破避諱死亡的語境與禁忌思維,豐贍國人的精神家園,讓生死兩安,生死兩悅。

論壇匯集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兩任院長周程、郭莉萍,復旦大學資深教授、著名學者葛劍雄,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總干事羅點點,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著名專家凌峰,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教授王一方、王岳、叢亞麗,CCTV主持人敬一丹、白巖松,帆書APP創始人樊登,財經評論家葉檀,得到APP會員總編輯賈行家,《人間世》導演范士廣等一批卓有建樹的專家學者與媒體人,從人文關懷的角度深入探討對生命的尊重、對死亡的關懷,旨在為中國當代社會的生命教育與死亡關懷提供全新的理念與指導。

目前論壇已舉辦七屆,累計共有近2500人參加論壇現場,網上直播觀看人數超過60萬。未來北京大學清明論壇還將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持續舉辦,并不斷跨界、跨地域、跨學科運作。


責任編輯:Linda
分享到:
0
【慎重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大眾時報網"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網站地圖 關于我們 免責聲明 投訴建議 sitemap

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和鏡像,如有發現追究法律責任 粵ICP備202013844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蔡县| 汾西县| 邵东县| 铅山县| 四会市| 海丰县| 漳平市| 白山市| 晋州市| 文登市| 原平市| 景泰县| 思南县| 泗洪县| 南投县| 滨海县| 修文县| 司法| 衢州市| 德庆县| 宝兴县| 孟村| 栾城县| 固阳县| 拜泉县| 枞阳县| 海门市| 凌源市| 舟山市| 庆元县| 绥芬河市| 云和县| 扶余县| 天津市| 镇原县| 南川市| 清徐县| 博罗县| 育儿| 临朐县| 民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