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戲學子走進蘑菇云創客空間:探索AI賦能藝術創作的新可能
2025年3月20日,上海戲劇學院2024級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學生在張敬平教授的帶領下,走進國內人工智能教育先鋒基地——蘑菇云創客空間,開啟了一場融合藝術靈感與AI科技的沉浸式學習之旅。本次活動以“智能感知·藝術表達”為主題,通過前沿硬件實操、人工智能技術解析與創意項目實踐,助力藝術學子突破傳統創作邊界,探索人機交互的無限可能。
AI教育賦能藝術
蘑菇云打造“技術+創意”新生態
作為國內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領航者,蘑菇云空間始終致力于降低技術門檻,讓藝術創作者輕松駕馭AI工具?;顒蝇F場,蘑菇云資深導師徐千千以“從傳感器到智能藝術”為主線,帶領學生深度體驗人工智能技術如何為藝術表達注入靈魂
感知萬物:傳感器“喚醒”藝術靈感
徐千千通過“信息科技基礎教學套件”中的光敏、聲音、觸摸傳感器,演示如何將環境數據轉化為動態視覺與音效,并強調:“傳感器是藝術裝置的‘感官’,它讓作品能‘聽見’觀眾的腳步、‘感知’空間的光影變化,從而建立人與作品的深度對話。”
智能核心
UNIHIKER行空板M10主控“激活”創意
作為本次實踐的核心硬件,UNIHIKER行空板憑借其高性能Linux系統與Python編程支持,成為學生快速搭建AI藝術項目的“大腦”。徐千千現場展示了如何通過UNIHIKER調用語音識別模塊捕捉指令、驅動USB喇叭模塊生成合成語音,并結合USB攝像頭實現實時人臉追蹤交互,引發學生驚嘆:“原來代碼可以像畫筆一樣自由!”
跨界碰撞:藝術生的AI創作初體驗
在蘑菇云導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分組完成AI藝術實踐的復刻:
通過觸摸傳感器、燈光、電風扇,與mind+圖形化編程相結合,復刻案例《遺忘》。通過觸摸信號,讓大球變亮,小球飛起。讓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對傳感器之間的聯系以及使用的理解變得更加深刻。
張敬平教授評價道:“蘑菇云的人工智能教育方案,真正打破了藝術與技術的壁壘。UNIHIKER這類高集成度硬件,讓學生無需深陷復雜電路,便能專注創意實現——這正是未來數字藝術家的核心素養。”
校企共育
讓AI成為藝術創作的“新畫筆”
作為上海戲劇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領軍人物,張敬平教授表示:“人工智能不僅是工具,更是拓展藝術維度的新語言。與蘑菇云這樣的創新教育平臺合作,能讓我們的學生站在技術前沿,用AI重構舞臺敘事、觀眾互動甚至文化表達。”
蘑菇云教育負責人指出,其“信息科技基礎教學套件”與UNIHIKER行空板等產品,專為藝術設計類院校量身定制,通過“低代碼+高感知”設計,讓創作者無需精通算法即可駕馭AI技術,持續推動“AI+藝術”教育生態建設。
當藝術學子手中的傳感器開始“呼吸”,當UNIHIKER行空板將代碼轉化為跳動的光影,這場蘑菇云空間的探索之旅,不僅是一次技術啟蒙,更是一場關于未來藝術形態的思辨。在人工智能與藝術深度融合的浪潮下,上海戲劇學院與蘑菇云的攜手,正為培養“懂技術的藝術家、有審美的工程師”寫下生動注腳。
未來已來,創作無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