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粵海飼料技術總監程開敏:科技賦能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粵海飼料技術總監 程開敏
●李五強
“應抓住科技創新與宏觀政策支持的機遇,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比珖舜蟠怼⒒浐o暳霞夹g總監程開敏在兩會期間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作為海洋大省,廣東近年來加快啟動并推動向海洋要食物的藍色糧倉計劃。截至2023年,廣東省新開工現代化海洋牧場項目40個、總投資超120億元,全省建成15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所占海域面積超過12.5萬公頃。程開敏認為,高質量發展海洋牧場,須統籌政策、技術、產業與生態等多個維度,通過科學規劃、技術創新和跨界融合實現資源高效利用與養殖可持續發展。
“目前,海洋牧場建設還面臨諸多挑戰,如規?;B殖的可控性技術不足、產業鏈不完整、專用飼料的開發與利用技術亟待加強等。”程開敏表示,破解這些難題,須從技術、產業模式、政策支持等多維度綜合施策,經濟可行性是海洋牧場可持續穩健發展的關鍵。
他建議,提升海洋牧場專用飼料的開發與加工技術,研發的專用飼料對動物生長友好、水質環境友好、消費者健康友好,顯著提升飼料轉化率、降低養殖成本,提高水產品品質。同時,促進產業鏈協同創新,構建深遠海網箱養殖的全方位管理體系,設計合理的養殖模式及操作標準,確保陸海資源的有效整合與產業鏈的同步發展。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在海洋經濟生態環境監測預警中的應用,優化深遠海網箱養殖的自動化投喂與管理技術,從而增強養殖管理的效益與效率。
在市場與品牌建設方面,程開敏建議,培育市場需求與品牌價值,建立海洋牧場的生態標簽體系,通過線上線下平臺實現“從養殖到餐桌”的全鏈條品控,延伸產業鏈附加值。同時,加大財政與金融支持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引進社會資本,培育招引頭部企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推廣多元化發展模式,鼓勵漁民參與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
(文/上海證券報)